> 文章列表 > 法经的特点(法经)

法经的特点(法经)

法经的特点(法经)

关于法经的特点,法经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(1)《法经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,但它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,在《法经》之前,已经颁布了很多法典,只是不太完善。

2、《法经》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,它的制定者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李悝。

3、 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,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,推行新政,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《法经》,约成书于周威烈王十九年(公元前407年)。

4、该书已失传。

5、据《晋书·刑法志》记载,《法经》分《盗》、《贼》、《网》、《捕》、《杂》、《具》6篇。

6、(2)“法经”:古印度婆罗门教法的渊源之一,是用以解释并补充吠陀的经典,附属于吠陀,约成于公元前8一公元前3世纪,以散文体裁写成。

7、主要规定祭祀规则、日常礼节和教徒的生活准则、权利义务以及对触犯教规者的惩罚等。

8、各法经都确认了吠陀经典的至高无上地位,并将雅利安人的习俗系统化,使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固定下来。

9、扩展资料:《法经》作为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、完整的封建成文法典,在中国封建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。

10、首先,《法经》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,也是这一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。

11、《法经》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,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肯定。

12、2、其次,《法经》的体例和内容,为后世成文法典的编纂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13、从体例上看,《法经》六篇为秦、汉直接继承,成为秦、汉律的主要篇目,魏、晋以后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,最终形成了以《名例》为统率,以各篇为分则的完善的法典体例。

14、在内容上,《法经》中“盗”、“贼”、“囚”、“捕”、“杂”、“具”各篇的主要内容也大都为后世法典所继承与发展。

15、3、第三、《法经》是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,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第一部成文法典。

16、后来商鞅在秦国的变法,以及汉代的法律,都受到它的极大影响,它为历代封建法典所宗。

17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法经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法经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